《清平乐》刘娥下线,这位北宋垂帘太后,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一位

时间:2020-04-13 18:07:51阅读:64231
《清平乐》热播,看到目前,这部剧除了服化道还原度极高,对历史的还原也殊为考究,可说是近年来比较符合史实的一部良心剧,没有那些无脑的玛丽苏来添加画蛇添足的感情戏,没啥说的,好评!在前面数集里,吴
第1张图片
1/2
第1张图片
第2张图片
2/2
第2张图片

  《清平乐》热播,看到目前,这部剧除了服化道还原度极高,对历史的还原也殊为考究,可说是近年来比较符合史实的一部良心剧,没有那些无脑的玛丽苏来添加画蛇添足的感情戏,没啥说的,好评!

  在前面数集里,吴越 饰演的刘娥戏份极重,压制赵祯,衮服祭祖,几乎让人以为是第二个武则天,随着剧情的推进,大家才明白过来,原来刘娥并不是想效仿武后,而是临终前的一种执拗。

  刘娥下线了,再回头来说下刘娥,在历史上,刘娥可能是被黑得最惨的一位太后。

这一切来自于一部戏剧《狸猫换太子》。

  这出戏的大致梗概是刘娥与内监合谋,用剥皮狸猫把李宸妃,也就是剧中的李顺容所生的皇子调包,并把李宸妃打入冷宫,并进谗言致真宗下令赐死李宸妃,幸被忠心太监所救藏于民间。多年后包拯得知实情,经过一番曲折,李妃终于与仁宗母子相认。至于太后刘氏,则是戏里最大的反派,最后阴谋败露自尽而死,仁宗母子落得个大团圆结局。

  戏本身是弘扬正义,传播度又很广,现代还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,知名度很高。

  虽然大团圆结局不错,代价却是牺牲了历史上刘娥刘太后的清白,在戏剧里刘娥几乎被黑成了窦娥,埋没了这位才后。

  刘娥的真实故事,可以说是宋朝的一场“杜拉拉升职记”,她本是个灰姑娘,却成杜拉拉,隐然有武则天第二的可能,终成一代贤后,真宗仁宗之间的权力交接,刘娥居功至伟。

  时间倒回到乾兴元年2月19日,宋真宗赵恒在延庆宫驾崩,留下13岁的太子赵祯。在此之前赵恒身体一直不好,近五六年里,替他打理朝政的多半是一位来自蜀川的女子,当朝皇后刘娥。

  当刘娥在乐声中走向皇后宝座时,她满心感谢的必定是一位算命先生。

  刘娥身世坎坷,祖上曾是五代十国时的高官,可惜到她父亲一代早已家道中落,刘娥更是父母双亡,襁褓之中就沦为孤女。

  孤苦伶仃的刘娥日子过得很艰难,一度想要轻生,直到遇到一位算命先生,告诉刘娥她有后妃之相,困境中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刘娥打消了自尽的念头。

  不过传说中的后妃命运并没有到来,年轻轻轻的刘娥为了生计,嫁给了当地一个银匠龚美。

  龚美在四川混得也不好,就带着刘娥来到京城碰运气。刘娥有个绝招——摇得一手好拨浪鼓,今天看来或许也不算什么。不过刘娥清脆的歌喉配着拨浪鼓的节拍,再加上一副好长相,在京城的时尚圈里成为了一股另类的潮流,原理大概跟今天的一些网红类似。

  于是刘娥成为了京城的一个小网红。

  当时的赵恒还是个韩王,混迹于时尚圈,见过一次刘娥表演后就再也忘不了她,花大价钱从龚美手中将刘娥买下。

  刘娥并没有因此成为后妃,反而遭遇祸事,因为赵恒与民女厮混的事被人告发到宋太宗那里,赵光义大怒下令把刘娥逐出王府,又很快给赵恒赐婚。不过赵恒并没有放弃刘娥,把她藏在了张耆家里,暗地养了起来。

  背光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来年,刘娥从17岁熬到了28岁,至道三年,宋太宗驾崩,赵恒即位后才把刘娥介入宫中,这时她也轮不到名分,从皇后到妃嫔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早已占好。

  七年后,刘娥才终于被封为美人,此后接连晋升为修仪、德妃。

  大中祥符三年,皇子赵祯出生,当然看过剧的朋友都明白了,他不是刘娥所生,是她的侍女李氏所生,刘娥将赵祯取为己子,由杨淑妃代为养育。

  大中祥符五年,经过五年的明争暗斗后,宋真宗终于决定不顾群臣的阻止立刘娥为皇后,因为郭皇后在1007年已崩。

  皇后母仪天下,尤其真宗身子一天不如一天,这个角色更加重要。出乎大家意料的是,来自民间的二婚女子刘娥却把皇后的角色扮演得很好,帮助赵恒处理政事“周谨恭密”,也越来越受信赖。

  宋朝是文人主政的朝代,文官的力量大得可怕,虽然皇帝认可,不服刘娥的文官还是多得是,比如倔强的寇准,他们认定刘娥有成为武则天第二的潜力,于是不遗余力想把她拉下马来。

  事实证明,寇准们还是低估了刘娥,天禧三年“太子监国”事件爆发后,寇准、李迪一党被尽逐,刘娥势力得到稳固,三年后宋真宗驾崩,遗诏“尊皇后为皇太后,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”,于是刘娥临朝称制。

  然而别以为有先帝遗诏,所有人就会老老实实听话,对刘娥来说,挑战从来就没有平息过。当她以初次以统治者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时,面对的是外敌契丹和党项,内政有丁谓这样的权臣,刘娥面对的局势凶险万分。刘娥给群臣展示了什么叫做雷霆手段,两三个月内她就干脆利落地放翻了包括丁谓、曹利用在内的所有朝臣,将官场重新洗牌,让他们统统既爱又恨,既敬又怕。

  当然,由于剧情安排,这些在《清平乐》里没有表现出来,剧集开始时朝政已经稳定。

  完成这些后,五十五岁的刘娥下旨改元“天圣”。

  明道二年二月,刘娥最后一次参拜太庙。这次有点特殊,虽然群臣激烈反对,她还是乘坐天子才能坐的车舆,到了太庙,面对宋朝先帝的牌位,她又换上了一套稍作改动的天子衮服,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拜。

  一个月后,刘娥驾崩。

  在剧中,为了制造矛盾冲突,剧情安排了赵祯从出场就已知道了李氏才是自己生母,实则他知道实情是在刘娥驾崩之后。

  人人皆有父母,试想一下在二十几岁时候才由别人告知自己生母另有其人,并且至死都不得和自己相见,正常人的反应都会迁怒于太后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八王爷赵元俨趁机火上浇油,声称李宸妃是被人毒害,仁宗派兵包围了刘氏宅邸,并派人查看李宸妃灵柩,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后礼下葬,在水银养护下,面色如生。仁宗这才明白刘娥一生清白,辅佐赵家天下日月可鉴。这段历史在剧中还原得也很好。

  仁皇于章献神御前,焚香泣告曰:“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。”

  从天圣元年到明道二年的这十年里,是刘娥为人所争议的一段时间。

  原因是刘娥在这段时间里,表现过一些要向武后学习的苗头,比如她问大臣:“唐朝的武后是个什么样的女主?”比如她的生日庆典规模和皇帝相当;比如她从不给儿子好脸;比如她动过念头要建刘氏七庙,这是皇帝才有资格做的事。

  从行为上看,刘娥念念不忘为自己争名分、树典仪,有武则天的苗头,可与武则天截然不同的是,她没有杀过一个反对的朝臣,甚至连自己的亲信势力也没有培植,她所重用的大臣,像吕夷简、晏殊、范仲淹等人都是坚决维护皇权的大臣,许多时候会与她唱反调,却没有遭到挟私报复。

  在她手里,宋朝恢复元气,扭转了真宗朝的弊病,又为仁宗打下了基础。所以《宋史》对她的评价是:当天圣、明道间,天子富于春秋,母后称制,而内外肃然,纪纲具举。

  啥也别说了,都在里面了。

  回顾刘娥一生,她的传奇经历在史上独一无二,她毫无根基,连个亲人都没有,最后的人生高度却是距离至高无上的皇位仅有半步之遥,这比吕后和武后都更为传奇,因为另外两人至少都有自己的身份,起步时就有优势,刘娥却是个已婚的民间孤女,这个地位可以说卑微到了尘埃里。刘娥从身份卑贱的歌女到权倾天下的太后,这位蜀川女子奋斗史就是一部励志传奇。

  大娘娘并不是真的薄情寡义,也从未真正考虑过效仿武则天。如果说人身处她这样的地位,脑海里没有想过吕后、武后这些女主,那无疑不可能,但想法归想法,行动归行动,最终还是要看结果,所以后世评价刘娥,常将她与汉之吕后、唐之武后并称,称其“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恶”。

  生命逝去,透过千年的尘埃迷雾,只要有心,仍可在朦胧中见到数十年前少女灵黠妩媚的笑容。地下有知,当她再见赵恒时,定然也会问心无愧吧。

  另外再多说几句,不知为何,除了刘娥,北宋几位名臣也在戏剧里都被黑化,最著名的当然是潘仁美的原型潘美。还有庞太师的原型庞籍,也成了代表性的反派,历史上他们可都是根正苗红的栋梁之臣。或许,与为了拔高包拯的形象有一点儿关系?

  潘美的故事我有专门写过,详情可猛击:潘仁美有罪,潘美是无辜的——杨家将和潘仁美不得不说的故事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